干扰素发现60载,第三代长效干扰素强势来袭

来源:百济药房药讯   2017-10-20

  干扰素最初在1957年被发现。由于其可干扰病毒的复制而得名“干扰素”。之后的研究发现,人或动物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受到某些病毒、细菌、寄生虫或肿瘤细胞等诱生剂刺激后也可分泌产生干扰素,它是天然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细胞因子之一。


  在药理学机制方面,自1966年至1971年间,科学家陆续发现干扰素的多种作用机制。如可通过抑制病毒的信使RNA发挥抗病毒作用。此外,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控和抗肿瘤作用。在临床治疗上,1976年科学家首次报道了用纯化的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结果,发现4例患者中有2例HBeAg消失。但是由于干扰素原材料来源有限,因此未能大量应用于临床。为了更好的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科学家开始探索生产干扰素的新方法。


  1980年,科学家就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重组人干扰素。之后,医药公司开始探索如何将这一研究成果进行技术转化,实现干扰素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由美国先灵葆雅(后被美国默沙东收购)生产的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Intron A,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干扰素产品。该药品在1986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97年美国罗氏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干扰素水针制剂——罗扰素®Roferon A(重组干扰素α-2a),并在1999年于中国上市,用于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重组人干扰素又称为“短效干扰素”,即没有连接任何可以延长其有效时间的其他分子,因此在体内的有效时间较短,需要隔天给药。


  之后,先灵葆雅又对Intron A进行结构优化,将聚乙二醇分子(PEG)与干扰素分子连接,推出第一代长效干扰佩乐能®——12kD PEG IFNα-2b。长效干扰素可以在一周内维持有效,仅需一周给药一次。该药品于2000年、2001年相继在欧盟和美国获批上市,又分别于2004年、2007年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紧随佩乐能®之后,由罗氏公司生产的第二代长效干扰素派罗欣®——U型40kD PEG IFNα-2a也在2002年获批在欧盟上市。在中国,派罗欣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获批用于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2016年,是干扰素发现的6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头,由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历经14年独立自主研发的第三代长效干扰素派格宾®——Y型40kD PEG IFNα-2b获批在中国上市,是我国上市的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在结合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长效干扰素的优势基础上,创新出Y型,40kD的聚乙二醇分子结构以及干扰素α-2b 134位赖氨酸修饰物结构,更具稳定性和结构优势,派格宾的上市为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资料来源:FDA,招商证券

【温馨提示】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 如需咨询药物,请点击【服务指南】,了解相关信息。

药品信息服务证: (粤)一非经营性一2018—0148
@2013~2024 广州市康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400-101-6868
请输入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