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确诊的流感病例,高于过去5年同期
1月9日,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博士介绍,该院接诊的流感病例从去年12月开始出现上升趋势,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占门诊患儿六成以上。
其中,每周确诊的流感病例在300例左右,高于过去5年同期的平均值,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只是一半左右的水平。其中,96%以上流感是甲型流感H1N1。
他强调,“流感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引起300万~500万严重病例,造成29万~65万例死亡”。
他还特别提醒,今年收治的流感患儿中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明显比往年多,表现为较多高热惊厥患者,更已经出现了5例并发坏死性脑炎,对脑实质造成了破坏,恢复正常的难度较大。
在儿童流感病例中,肺炎、心肌炎、肝功能损害、肾脏害等并发症是常见的致死原因。
▍广东卫健委要求医疗机构足量采购抗流感药物
广东卫健委发文,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足量采购磷酸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儿童使用颗粒剂),供临床正常抗流感治疗使用。
1月7日,广东省卫健委官网挂出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流行性感冒医疗工作的通知》。
广东卫健委明确,磷酸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治疗各类流感的常规药品,不属国家管制或限制使用药品。
通知指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转变将磷酸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单纯理解为国家应急储备药品的错误观念,及时足量采购磷酸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儿童使用颗粒剂),供临床正常抗流感治疗使用。
通知进一步要求,有处方权的医师可按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等相关指引要求,对有发热、明显流感样症状者,尽早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儿童使用颗粒剂),无需等待检验结果,无需请示上级医师或进行登记、统计及备案等。
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站、个体诊所等基层医务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早期用药意识和能力。
▍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
目前专家共识认为,发病48小时内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尤其是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而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行性感冒医疗工作的通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均适用于甲型、乙型流感,可以对症对人选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进行治疗。
关于药品的用法用量要谨遵医嘱,根据说明书使用和调整。
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中成药防治流感
随着流感的高发,不少中成药迎来热卖。据此前媒体报道,不少药店在门口搭台销售畅销型流感防治药物。
山东省卫健委在此前公布的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中也提到,市民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中药处方或代茶饮方。
在国家卫健委给出的流感防治方案中,推荐了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来源:赛柏蓝;整理:康德乐大药房)更多医药资讯请持续关注康德乐大药房!
【温馨提示】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 如需咨询药物,请点击【服务指南】,了解相关信息。
药品信息服务证: (粤)一非经营性一2018—0148
@2013~2025 广州市康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