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常识共3篇
    这篇文章源于小编吃胶囊的时候卡到喉咙,继而回忆起以往吃药片苦到哭出来等等场景,含泪为大家科普的。     其实小编是十分不愿意吃胶囊的,胶囊又大颗,很容易卡在喉咙,然后就要一直喝水,喝到肚子都涨起来都不一定能把胶囊冲下去,然而今天查了一下,竟然是小编吃药的姿势不对!     胶囊要怎么吃呢?     因为胶囊容易粘在口腔或者是食管上,吃胶囊之前最好先喝水润一润口腔,然后将胶囊放进口中,再和大口的水把胶囊吞下去。ORZ小编就是输在了吃药前先喝水的起跑线上,大家以后吃胶囊要记得这些步骤啦。     也有机智的小伙伴无情的嘲笑小编,因为他们会把胶囊拆开,用馒头或者是面包包着里面的药物吃下去。NONONO,小编才不是一个too young的人,要知道技术在发展,胶囊的家族也在壮大啊。     馒头包胶囊只适用于普通胶囊,这种情况下胶囊主要起到包裹药物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会对胃肠道产生比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就不适合剥掉胶囊。     有可以包馒头的,自然也有不适合包馒头的胶囊,例如肠溶胶囊、缓/控释胶囊。肠溶胶囊的胶囊壳在胃里面不会溶解,到达肠道之后溶解,释放药物,对药物起到保护的作用;缓/控释胶囊的缓/控释技术是应用在胶囊里面的药物的,但没有胶囊的保护可能会提前释放,影响药效。     小小一颗胶囊可能就含有很多技术,能够让药物在体内更好的发挥作用,但这个前提是正确的用药。     口服液直接喝不就是了?     口服液在儿童时期的小编心中是最好吃的药没有之一,因为大多口服液都是甜甜的,知道某次咳嗽才知道自己知道的太少,第一口就吐了,然后被娘亲捏鼻子灌了一勺子,so sad!     大部分情况下,口服液是直接安医嘱喝下去就可以了,但上述捏鼻子灌的情况不要出现了,因为这样可能会呛到。另外,平时我们咳嗽或者是喉咙痛的时候,可能会吃有止咳化痰、治疗咽痛等的口服液,糖浆剂当然味道是好的,但有的口服液在口味方面实在是not good,也要忍着,含在口里慢慢的一点点的咽下去,并且5分钟之内不要喝水,以免降低药物的浓度。     和其他剂型相比,口服液的剂型相对稳定性是比较差的,因此在存放上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必须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存放,例如避光、冷藏等要做足,不正确的存放可能会加速药物的失效,即使还在有效期内,药物可能也已经产生了变质。     生病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而药物是治疗疾病有效方法之一,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正确的用药是药物治疗疾病的基础。有可能是错误的用药方法导致了吃药也没效果、吃药反而病情加重了等情况的发生。想知道你的药吃对了没,可以拨打400-101-6868咨询康德乐药师,您将获得专业的用药指导。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除了生病的时候吃药,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有各种作用的保健品。而这些药品和保健品也有不同的剂型,不同剂型的药品或者是保健品在服用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果方法错误,轻则觉得难受,重则可能会影响到健康。     不同类型的片剂用法大不同提到吃药,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药片,也就是片剂,对于药片大部分人都是用水直接送服,这种方式对于普通的药片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的用药需求,片剂家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含片、咀嚼片、泡腾片、缓释片和控释片等,下面来一一细说。     含片:顾名思义就是要放在嘴巴里面像吃糖一样慢慢融化,但也分含在口腔和舌下两种。含在口腔里面的药片是为了让药物能慢一点释放,这种大多是针对口腔以及咽部疾病的,像是西瓜霜含片;而在舌下是为了让药物能够被舌下丰富的血管直接吸收,起到快速起效的作用,例如硝酸甘油、丽科吉等。     咀嚼片:就是要“咀嚼”了之后再咽的意思。药物经过咀嚼之后会变成小块,能够更好的溶解和吸收,起到在没有水或者是水不够的情况下也能吃药的作用,因此咀嚼片不需要用大量的水送服,例如迪巧 儿童维D钙咀嚼片。     泡腾片:这个名字来源于药片和水接触之后会释放大量的气泡,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好吃又好玩的药片。泡腾片中较为常见的是维生素C泡腾片,是很多人补充维生素C的常用方法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切勿直接口服,泡腾片必须在水中溶解之后喝,水温不建议过高,以免药物失效,例如力度伸维生素C泡腾片。     缓释片/控释片:使药物在体内缓慢/恒定速度释放的片剂,目前比较常见的缓释技术有骨架型缓/控释药物、贮库型缓/控释药物和微囊型缓/控释药物。骨架型就是有效药物像树叶生长在树枝上,如果掰开药片就会破坏骨架,不能起到缓/控释的作用;贮库型则是在药片的表面有一层“膜”,这层“膜”如果被破坏,缓/控释效果就没有了,因此也不能掰开;最后一种微囊型的药物理论上是可以掰的,因为有效成分都被包裹在均匀的微囊中,但实际上能不能掰还是要看药品说明书,例如阿迈新盐酸伐昔洛韦缓释片、可多华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     想不到只是片剂就有这么多区别吧?大多数情况在医院取药的时候,药剂师会在发药的时候把医嘱贴在药盒子上,但难免有人多听不清,又不好意思再去耽误药剂师时间的情况发生,怎么办呢?关于用药方面的疑问都可以咨询康德乐药师,拨打400-101-6868即可获得专业的用药指导。
    人体的生物钟规律即在人体内调控某些生化、生理和行为现象,有节奏地出现的生物学机制。如果患者朋友能掌握自身生物钟,按照规律服药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百济药师在本文中为广大患者朋友分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服用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同药品由于作用原理等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服用时间。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适宜的服用药品时间,会有什么样的益处呢?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顺应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充分调动人体积极的免疫和抗病因素;     2、增强药物疗效,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减少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     4、降低给药剂量和节约医药资源;     5、提高用药依从性。     百济药师将为您逐一分析,各种类型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以供广大患者朋友参考:     一、 适宜在清晨服用的六类药物     1、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因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现在晨7~8时,此时服用可避免药对秘书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2、 抗高血压药:血压在早晨盒下午各出现1次高峰,因此为有效抑制血压,一日仅服1次的长效降压药宜在早7时左右服,一日服两次的宜在下午4时再补充一次。     3、 抗抑郁药:抑郁的病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常表现晨重晚轻,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宜在早晨服用。     4、 利尿药:可避免夜间多次起夜,影响睡眠和休息。     5、 驱虫药:四氯乙烯、甲硝唑等宜空腹晨服,以迅速进入肠道,并保持高浓度。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宜空腹服用,可减少人对药的吸收,增加药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     6、 泻药:硫酸镁盐类泻药在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5小时致泻。     二、 餐前服用效果更好的药物     1、 胃粘膜保护药:氢氧化铝或复方制剂、复方三硅酸镁等餐前吃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鞣酸蛋白餐前服可迅速通过胃进入小肠,通过碱性小肠液而分解出鞣酸,起到止泻作用。     2、 健胃药:如龙胆、大黄宜于餐前10分钟服用,可促进食物和胃液分泌。     3、 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西沙比利等宜于餐前吃,以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     4、 抗骨质疏松药:为便于吸收,避免于食管和胃的刺激,口服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等应空腹给药,并建议用足量水送服,服用30分钟内不宜进食。     5、 抗生素:头孢拉定与食物或牛乳同服可延迟吸收;头孢克洛与食物同服所大血浆峰值浓度仅为空腹服用的呃50%~75%。     6、 滋补药:人参、鹿茸于餐前服用吸收快。     三、适于在餐中或进食时服用的药物     1、 抗糖尿病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宜餐中服。阿卡波糖应随第一口餐吞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格列美脲与第一次就餐时服。瑞格列奈宜进餐时服用,不进餐不用。     2、 抗痛风病药:氯法齐明与食物和牛奶同服,可增强吸收。     3、 抗真菌药:灰黄霉素难溶于水,与脂肪餐同服后,可促进胆汁的分泌,促进微粒型粉末的溶解,便于人体吸收,可提高血浆浓度近2倍。酮康唑、伊曲康唑和食物同服,可减少恶心、呕吐反应并促进吸收。     4、 助消化药:乳酶生、酵母、胰酶、淀粉酶宜在餐中吃,一是与食物混在一起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二是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坏。     5、 抗骨性关节炎药:硫酸氨基葡萄糖最好于进餐时服用,可减少短暂的胃肠不适。     6、 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药:熊去氧胆酸于早、进餐时服用,可减少胆汁胆固醇的分泌,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的溶解。     7、 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宜于进餐时服用,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并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8、 抗心力衰竭药:卡维他洛治疗充血性心衰者必须餐食服用,以缓解吸收,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9、 减肥药:奥利司他可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随进餐时服用可以减少脂肪的吸收率。     10、 治疗震颤麻痹药:司来吉兰应在进早餐、午餐服用,以减少可能出现的恶心、失眠等副作用。     11、 生物靶向抗肿瘤药:甲磺酸依马替尼与餐和大量水同服可减少对消化道刺激。     广州部  许铭圆

药品信息服务证: (粤)一非经营性一2018—0148
@2013~2025 广州市康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400-101-6868
请输入搜索关键词